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疾病分类>>中医内科>>心血管疾病

健康热线:130 5200 7597

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

来自:上海协爱中医 发布时间:2024-11-25

  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心脏疾病和血管疾病共同构成了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患者发病时会有明显的心悸、胸部憋闷的表现,甚至是放射性疼痛、呼吸受阻等。一旦发病,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预后不佳,容易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具有较高的致残风险,甚至是导致死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避免引发脑血管意外,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心血管疾病的日常护理

  1.饮食护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体重的变化,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肥胖,加重病情的发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应以清淡、易消化的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严格限制高脂、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以及酒精、浓茶、咖啡的摄入,避免对心脏产生过度的负担,加速病情发展。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加重心脏负担。还要注意多饮水,尤其是在冬季更要注意多饮水,以便稀释血液浓度,缓解心脏负荷。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食物摄入中,芹菜、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杂粮是其必不可少,这有助于促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胃肠蠕动,以促进排便。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重视排便习惯的养成,当便秘发生时,切记不可过度用力,过度用力会使得患者腹部内的压力增加,回心血流量也因此升高,容易引发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药物护理

  患有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容易受到偏方治疗、保健广告的蒙蔽,存在乱投医、乱用药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培养患者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意识。对于所服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药时间、副作用等均要详细向患者讲明,切不可擅自换药、增减剂量。对于年纪较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家属应做好监督的作用,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用药有效。

  3.心理护理

  过度的情绪变化和长期的低落情绪等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疾病急性发作和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机体长期处于焦躁、抑郁、紧张、多思多虑等负性的心理情绪变化中,会对其神经中枢系统等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内分泌失调,免疫能力低下等不良状况的发生。因此,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都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时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情绪正向发展。患者家属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予以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另外,错误的疾病认知也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社区人员等均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正确地认知疾病的发展,不要过度担忧,增强其治疗的自信心。

  4.运动护理

  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合理的体重范围,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控制血压、血脂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但也要注意运动的强度,结合自身身体素质以循序渐进为主,并不是运动强度越大,身体就会越健康。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还应以太极拳、广场舞、慢跑等舒缓运动为主。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1.平和情绪保持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情绪的平和、稳定,避免过度紧张、长期低落,诱发心血管疾病。

  2.戒烟

  长时间的烟雾吸入到机体内,会对人体血管上的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机体内的炎症反应和血压波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健康生活

  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饮食习惯、良好作息的保持,以及坚持体育锻炼,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您想要了解的是...
预约挂号平台
温馨提示:*为必填项,预约成功后,系统会将预约号和地址发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信息已加密)!
  • 医院id:
  • 就诊姓名:
  • 联系电话:
  • 病情详述:
  • 预约日期:
协爱中医
热点关注
医生团队
中医服务

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沪ICP备20017287号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06367号

※网站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上海协爱中医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