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血管来说,年龄似乎是它迈不过去的一道坎。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日益增高。那么,除了年龄之外,心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还有哪些?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心血管病的种类繁多,今天我会把重点放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类型上,主要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因为它们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必须重视起来。当然,心血管是一个整体,其危险因素很多也是共通的,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对于其他心血管病的预防也很有帮助。接下来要介绍的危险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改变的,一类是能改变的。
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
1、年龄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之后进展较快。但实际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年轻时进展缓慢,大多数人等到岁数大了才会严重到产生症状。
2、性别
由于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因此总体而言女性的发病率较低。但是在绝经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女性发病率也会相应迅速增加。
3、遗传
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人,得冠心病的概率更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冠心病是一种遗传病,两者之间不是百分之百的关系。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年龄、性别、遗传这3个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1、吸烟、饮酒
烟酒对身体的损害不用多说,不只是心血管病,它们也和癌症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都属于一级致癌物质。
2、血脂异常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加起来俗称为“三高”,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实际上,血液中某些脂质也对血管有不利的影响。比如血脂成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越容易得动脉粥样硬化;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有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同时存在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较早、进展较快,且病变更为严重。
4、肥胖
肥胖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会导致血脂异常,并且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而肥胖又与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密不可分。
5、高血压
因为血液不分昼夜地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所以升高的血压对血管的损害也一直在发生。作为心血管病首要且可控的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很关键。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网站医院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上海协爱中医网站界面设计及程序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 协爱对此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